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网 > 资助项目 > 厦门市资助项目 > 厦门市发改委 >

厦门市重点产业紧缺人才申报

发布时间:2020-08-10内容编辑:宇辰管理 点击数:

摘要
对列入“引进资助对象”的人才在落实政策规定条件后将给予10-15万元的一次性薪酬津贴,并根据人才本人意愿推荐办理白鹭英才卡。
主要申报条件
申报人选应符合《厦门市重点产业紧缺人才引进指导目录(2019年度)》(点击查看→),服装设计人才申请特支计划的本土领军人才应符合《关于印发加快服装设计行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厦府办〔2015〕2号,点击查看→)规定条件,并属于以下各类人才之一:
 
(一)引进人才
1.聘用人才。一般年龄不超过55周岁(计算时间为2019年7月1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期限不少于3年(申报阶段可暂以协议、意向书代替),担任中层以上专业技术或专业管理岗位职务,且其个人薪金处于产业或行业中上水平,年薪不低于30万元,截至2019年7月1日从外地来厦门从业时间不超过3年(以初次从厦门属地企业领取工资记录、纳税记录、登记用工备案、缴纳医社保记录等为依据),其它条件详见附件1第三条。
2.柔性人才。用人单位可根据人才引进对象实际情况,实行柔性引进。柔性人才是指用人单位聘请人才来厦门帮助企业或项目完成关键性的技术攻关课题,但不签订劳动合同。引进主体须与柔性人才签订项目协议或工作合同,明确项目内容、实施计划和完成目标,项目总投资不低于300万元。在项目实施期间,柔性人才以在厦门完成任务为主,即在厦门工作时间不少于项目协议或工作合同约定完成期限的1/2,且劳务报酬不低于25万元。 
3.团队人才。鼓励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随领军人才或核心人才,以团队形式受聘于厦门市企业,每一位领军人才或核心人才的团队成员不超过5名。团队人才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期限不少于3年,年薪标准不低于20万元。团队人才所属团队有明确的领军人才或核心人才,团队领军人或核心成员与其他团队成员正在实施明确的技术攻关或成果转化项目(领军人才或核心人才、技术攻关或成果转化项目要求详见附件1第三条)。团队人才年龄、来厦从业时间计算方式同聘用人才。
 
(二)特支计划的本土领军人才 
根据领军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管理办法和市年度人才工作计划,从未曾获得重点产业紧缺人才引进资助对象认定的人才中推荐一批具有较强行业影响力和产业引领力的创新创业人才,以及在我市规模以上服装设计企业或市重点设计园区工作的服装设计人才。本土领军人才要求年龄不超过55周岁(计算时间为2019年7月1日),在厦门企业单位连续工作3年以上(截至2019年7月1日);每年在厦门工作时间超过6个月,目前仍全职在岗;用人单位支付年薪达到2018年度全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倍及以上。
扶持重点
申请的人才类别为以下四类:
A类人才。限年薪50万元(含)以上的聘用人才。可提请申办“金鹭英才卡”,推荐的“金鹭英才卡”人数不超过当年申请并符合薪酬津贴发放条件的引才资助对象总数的10%。
B类人才。限年薪不足50万元但达到30万元(含)的聘用人才,团队人才。可提请申办“银鹭英才卡”。
C类人才。限柔性人才。
D类人才。限特支计划的本土领军人才。
支持方式
(一)认定为“引才资助对象”。对通过评审的引进人才,认定为“引才资助对象”。
(二)给予薪酬津贴或相关补助资金支持。
1.聘用人才、团队人才。聘用人才、团队人才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期限不少于3年并履行劳动合同满1年,符合以下条件者,可申请一次性薪酬津贴。
(1)担任中层以上专业技术或专业管理岗位职务,年薪达到50万元(含)以上的引才资助对象,给予15万元薪酬津贴。
(2)其它引才资助对象,给予10万元薪酬津贴。
本条所称年薪的计算方式为兑现前连续12个月内由用人单位支付的薪酬总额,包括工资、奖金等,不包括股权激励,以税务部门提供的收入、纳税证明为准。 
2.柔性人才。柔性人才资助对象,根据本地企业按项目协议或工作合同支付个人的劳务报酬总额(不含分红、股权激励)给予20%,最高不超过15万元的劳务报酬津贴。 
(三)特殊支持计划的本土领军人才资助。经市委人才办批准列入特殊支持计划的享受厦门市领军人才相关待遇。 
(四)白鹭英才卡。入选引才资助对象并符合薪酬津贴发放条件的可申办“银鹭英才卡”,并按规定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其中,对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或担任用人单位主营业务相关领域的高层技术、管理岗位职务,且年薪不低于50万元的引才资助对象,推荐申办“金鹭英才卡”。按当年申请并符合薪酬津贴发放条件的引才资助对象总数的10%比例,推荐申办“金鹭英才卡”。
申报材料及方式
申报材料包括封面、承诺函、对应人才类别的材料及相关附件(点击查看→)。用人单位、人才个人联合按格式要求向受理单位提交申报材料(一式1份),申报材料电子版扫描件。申报材料在申报截止后不允许调整人才类别,用人单位、人才可提前向受理单位咨询。
目前正在开发重点产业紧缺人才申报管理系统,本次申报仍采用纸质。